深讀 | “植物霸主”為何淪為“弱勢群體”?海南野生蘇鐵類植物亟待保護
http://www.hinews.cn/news/system/2021/01/29/032500680.shtml
■ 海南日報記者 李夢瑤
“鐵樹開花,枯木發(fā)芽。”這一俗語常被人們用來形容事情非常罕見或極難實現(xiàn),但在具有熱帶海島型氣候的海南島,“鐵樹開花”卻是一件再常見不過的事。
這里說的“鐵樹”當然不是鐵做的樹,而是一種學名叫作蘇鐵的原始裸子植物,被譽為“植物界大熊貓”。目前全世界僅存約300種野生蘇鐵類植物,自然分布在我國境內的有20余種,海南省內有4種特有種,野生蘇鐵已被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。
蘇鐵開出的“雄花”。海南日報記者 宋國強 攝
盡管喜愛海南溫暖潮濕的熱帶雨林氣候,但生長在此的海南蘇鐵、葫蘆蘇鐵等野生蘇鐵類植物,生存狀況卻不容樂觀。
2021年的海南省政府工作報告中專門提到,“十四五”期間海南將基本建成熱帶雨林國家公園,更好保護海南長臂猿、蘇鐵等珍稀瀕危動植物。這對于生長在海南的蘇鐵家族而言,無疑是一個積極信號。
它從2億多年前走來
曾是地球上的“植物霸主”
穿行在海南中部的熱帶雨林,偶爾會見到一種數(shù)米高的大樹,一簇簇羽狀葉片如泉噴涌,從根莖頂端朝四方飄垂,宛若一把撐開的大傘,長得有點像棕櫚樹,直到瞥見這樹的莖上覆蓋著一層宿存的葉基和鱗葉,其蘇鐵類植物的身份才得以確認。
散布于海拔100米至1000米低山地雨林或稀樹灌叢中的蘇鐵,盡管低調,卻堪稱“植物界的活化石”——起源于2億多年前的古生代晚二疊紀,曾與恐龍同時稱霸地球,不僅養(yǎng)活過當時陸地上最大的“吃貨”植食性恐龍,也經受了數(shù)輪冰川期和間冰期的地質和氣候考驗。直至距今1.36億年的白堊紀,蘇鐵因被子植物的興起而衰落。
到今天,這一地球上曾經的“植物霸主”,絕大多數(shù)時候僅以觀賞植物的身份出現(xiàn)在大眾視野,由此也催生出“鐵樹開花,啞巴說話”“鐵樹開花,枯木發(fā)芽”之類的俗語,意指蘇鐵“開花”之難。
“之所以有‘鐵樹’的別名,一說是因為蘇鐵莖干堅硬如鐵,入水即沉;另一說因其生長需要大量鐵元素,故而名之。”中國林業(yè)科學研究院熱帶林業(yè)研究所試驗站科研人員羅水興介紹,蘇鐵是一種裸子植物,這意味著它們沒有真正的“花”,人們口中所謂的“鐵樹花”,實際上是蘇鐵上叫作孢子葉球的生殖器官,俗稱球花。
就算此“花”非彼“花”,那“鐵樹開花”到底是不是千載難逢?
“在中國南方特別是長江流域以南,蘇鐵其實幾乎每年都會‘開花’。”羅水興介紹,蘇鐵是一種原生于熱帶的植物,喜歡溫暖潮濕的氣候,當它們被移植到長江流域及北方各地時,較低的溫度會導致其生長十分緩慢,這才是其難以“開花”的原因。
海南存4個特有種
野生群落生存狀況不容樂觀
1994年,海南萬寧興隆熱帶花園創(chuàng)建者鄭文泰在一次野外考察中,不慎從山坡上狠狠摔下來,滑落山溝里不省人事。當他被人救醒時,睜眼說的第一句話便是:“我找到蘇鐵了!”
在一般人看來,蘇鐵明明就是一種常見的觀賞植物,為何能讓他如此牽掛?事實上,讓鄭文泰甘冒生命危險去尋找的,并不是庭前院后常見的人工栽培蘇鐵,而是蘇鐵的野生種群。
“少!太少了!”羅水興說,在歷經漫長的地質變遷后,大多數(shù)野生蘇鐵類植物如今都已罹難,只有在熱帶和亞熱帶中某些環(huán)境特別適宜的地方,才能追尋到它們的身影。
目前,全球約有300余種野生蘇鐵類植物,過半種類被世界自然保護聯(lián)盟(IUCN)紅色名錄列為瀕危物種,自然分布在我國的20余種野生蘇鐵均被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。
我國西南地區(qū)是現(xiàn)代蘇鐵科植物的主要分布中心之一,海南作為我國唯一具有島嶼型熱帶雨林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的區(qū)域,更是為蘇鐵植物野生群落提供了絕佳生境。
羅水興介紹,目前海南擁有4種海南特有種蘇鐵植物,其中海南蘇鐵在全島均有分布,葫蘆蘇鐵集中分布在昌江霸王嶺,為極小種群,三亞蘇鐵和念珠蘇鐵分別分布在三亞和陵水。
“蘇鐵是地球上現(xiàn)存最原始的種子植物,它代表著一條特殊的種子植物演化路線,對研究植物的起源和演化、種子植物區(qū)系、古氣候變遷、植物遺傳多樣性和親緣關系等課題都具有重要意義。”在羅水興看來,海南所擁有的蘇鐵植物野生群落,無疑是一筆巨大的自然資源財富。
但不可否認的是,蘇鐵這一地球上曾經的“植物霸主”,如今早已淪為“弱勢群體”。
隨著花卉業(yè)的興起,具有觀賞價值的蘇鐵被大量濫采、走私、販賣,不少地方的蘇鐵植物野生群落甚至從此絕跡。
據(jù)五指山地區(qū)的部分村民回憶,早年間當?shù)卮迓涓浇植加写竺娣e、數(shù)米高的海南蘇鐵種群。但當時,不少園林苗木商販以不足百元的價格來收購蘇鐵,導致這些生長在人類居住地附近的蘇鐵植物野生群落大量減少。
除了人為干擾,蘇鐵的瀕危與其自身的繁育機制也不無關系。
“蘇鐵類植物個體壽命雖長,但從種子發(fā)芽到植株成年‘開花’就需要十多年甚至更長時間,再加上雌雄異株必須依靠媒介才能傳播花粉,這本就是一種十分消耗能量且低效的方式。”羅水興介紹,更讓人頭疼的是,許多蘇鐵類植物屬于雌雄異熟,即當“雌花”需要授粉時,早早盛開的“雄花”花粉活性已大大降低,到頭來,只能無奈上演“君生我未生,我生君已老”的悲情戲碼。
種種因素疊加,讓蘇鐵植物野生群落的生存狀況不容樂觀。
蘇鐵開出的“雌花”。海南日報記者 蘇曉杰 攝
人類保護在行動
為蘇鐵開辟新時代復蘇之路
拯救蘇鐵行動迫在眉睫,加強其生境管理無疑是最有效的方式。
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,海南相繼建立各類自然保護地,在一定程度上保護和恢復了蘇鐵植物野生群落及其生境。但由于各保護地管理水平參差不齊,野生蘇鐵類植物的生存空間仍不斷受到擠壓。
“近兩年隨著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的加快推進,原有保護地得到集中連片整合,極大改善了蘇鐵植物野生群落的生境。”羅水興介紹,譬如在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(qū)吊羅山片區(qū),他們便發(fā)現(xiàn)了一片規(guī)模不小的海南蘇鐵野生群落,長勢很是不錯。
然而這些蘇鐵群落零星散布在野外,如何才能精準掌握它們的生長發(fā)育情況?
據(jù)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,目前他們正針對野生種群數(shù)量極少的珍稀、瀕危、保護、特有物種進行編目、建檔,其中就包括葫蘆蘇鐵,通過建立數(shù)字監(jiān)測體系和保護管理信息系統(tǒng),實行數(shù)字化管理。
而基于蘇鐵類植物較差的自我繁殖機制,科研人員探索出了另一種保護辦法——遷地保護,即把它們遷移到條件較好的保護區(qū),或專門的研究機構所在地,進行異地培養(yǎng)和繁育。
對蘇鐵進行遷地保護并不是一個新概念。鄭文泰一心尋找野生蘇鐵,就是為了將其遷移至萬寧興隆熱帶花園進行保護、繁殖。而位于尖峰嶺山腳下的中國林業(yè)科學研究院熱帶林業(yè)研究所試驗站,近10種從世界各地收集引進的蘇鐵就散布在試驗站院內的熱帶樹木園,長勢更是一株比一株喜人。
“我們正在有針對性地研究人工繁育技術,希望能找到恢復蘇鐵種群數(shù)量的最佳方式。”羅水興介紹,研究人員同時也一直對蘇鐵進行物候節(jié)律和生長量的觀測,以期為后續(xù)保護工作積累更多的科學依據(jù)。
但有專家指出,單純將植物遷到異地保護,不但會使遷移物種慢慢失去“野性”,也會造成相關生物鏈上其他生物多樣性的喪失。
因此,把經過遷地保護的人工繁殖體再次放回到它們原來的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,或適合它們生存的野外環(huán)境中去,便成為稀有、瀕危植物保護工作中的又一項課題。
令人欣喜的是,早在2008年,我國便在深圳成功完成了首例蘇鐵回歸自然項目,這也是我國首次珍稀植物回歸自然的行動。幾年后經過回訪,專家們發(fā)現(xiàn)“回家”后的蘇鐵長勢良好,已能在回歸地“開花”繁育下一代了。
這對海南的蘇鐵植物野生群落保護工作具有借鑒意義。“我們希望能在積極開展包括蘇鐵在內的野生瀕危植物人工繁育研究、實驗的基礎上,在符合相關規(guī)定的前提下,選擇適當?shù)臅r機,在與原生地相近的自然適宜生境,有計劃地將部分人工培育的植株進行‘野放’,以擴大珍稀植物野外種群。”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有關負責人相信,讓蘇鐵回到大自然的家,這一天已不遙遠。
(海南日報抱由1月28日電)
總策劃:曹健 陳成智 齊松梅
執(zhí)行總監(jiān):許世立
主編:孫婧
版面設計:張昕
檢校:招志云 符發(fā)
H5文案:許世立
H5制作:楊薇
原標題:“植物霸主”為何淪為“弱勢群體”?海南野生蘇鐵類植物亟待保護——如何讓蘇鐵“復蘇”
責任編輯:陳仕超
我也說兩句 |
版權聲明: 1.依據(jù)《服務條款》,本網頁發(fā)布的原創(chuàng)作品,版權歸發(fā)布者(即注冊用戶)所有;本網頁發(fā)布的轉載作品,由發(fā)布者按照互聯(lián)網精神進行分享,遵守相關法律法規(guī),無商業(yè)獲利行為,無版權糾紛。 2.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,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,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。該項服務免費,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。 名稱:阿酷(北京)科技發(fā)展有限公司 聯(lián)系人:李女士,QQ468780427 網絡地址:www.arkoo.com 3.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,完全遵守《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》。如有侵權行為,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,阿酷公司將根據(jù)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(guī)定刪除侵權作品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