整整150年前的那個春天,大熊貓被“發(fā)現(xiàn)”——基于現(xiàn)代科學意義上的“發(fā)現(xiàn)”。大熊貓走出夾金山進入人類視野,于生物界而言影響深遠,意義非同一般。黑白二色就此風靡天下150年,成為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、全世界環(huán)境保護運動通用標志,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(xié)會、世界自然基金會等均以其作為會徽,風頭蓋過世界上任何一種動物。夾金山作證,新中國成立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,大熊貓保護步入法制化軌道,生態(tài)文明建設不斷邁向新臺階,成效舉世矚目。
插圖:郭紅松
雪山之中
探尋大熊貓的足跡
充滿傳奇色彩的夾金山,2019年的春天來得格外早,冰雪消融,林海青翠欲滴,野花爭相綻放。
作為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過渡地帶第一座大雪山,夾金山一年中多半時間白雪皚皚。踏青夾金山南麓,寶興縣境內(nèi)的蜂桶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(qū)游客云集,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備受矚目。
成都出發(fā),驅(qū)車蜂桶寨自然保護區(qū),抵達鄧池溝。
說到大熊貓,繞不開法國博物學家阿爾芒·戴維。150年前那個春天,正是戴維在這方山水從自然科學的角度,發(fā)現(xiàn)被后人冠以“中國國寶、世界珍奇”的大熊貓。
從小熱愛自然科學的戴維,立志行走天涯海角,考察不同國度的動植物。作為博物學家,戴維還擔任法國科學院、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、英國皇家動物學會通訊員,肩負收集動植物標本重任。
當年的夾金山,屬穆坪土司地盤,居住著嘉絨藏族和漢族。直至辛亥革命后,土司制度瓦解,國民政府設立寶興縣,新中國成立后隸屬雅安市管轄。
穆坪屬亞熱帶季風氣候,但山高、坡陡、谷狹,從峽谷最低處的海拔幾百米,可以扶搖直上,過渡到4000米以上的高原。
不同海拔,為各種植物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。置身林海,戴維眼花繚亂,珙桐、銀杏、紅豆、云杉等名貴樹種遮天蔽日,金錢豹、白唇鹿、金絲猴、雪豹、錦雞等珍禽異獸出沒其間。
1869年3月11日,戴維入深山采集標本,傍晚方歸。前面峰回路轉(zhuǎn),竹林深處有人家。
柴門洞開,李姓主人邀至堂屋奉茶。家中養(yǎng)獵狗,墻上掛火藥槍,喜好一看便知。話題由此打開,戴維廣博的見識,令主人十分佩服,取出一張獸皮求教。
獸皮擱上八仙桌,作為博物學家,戴維從未見過這種動物,也沒有讀到動物學專著中有這樣的動物記載。他瞠目結(jié)舌,無言以對。
難倒見多識廣的戴維,主人十分得意,說這動物躲藏高山密林,生性溫順膽小,常為猛獸所傷。蓋因通身黑白二色,當?shù)亟谢ㄐ埽灰蛞灾褡雍椭窆S為食,也有竹熊的說法。
根據(jù)毛皮顏色,戴維呼其為黑白熊,表示希望得到這種野獸,在場的獵人滿口答應。
這段奇遇,戴維興奮地記入日記:我看到一張從未見過的黑白獸皮,個頭相當大,是一種非常奇怪的動物,它將會成為科學界一個有趣的新種屬。
4月1日,一只活生生的黑白熊,被獵人們抬到戴維面前。這只成年雌性黑白熊,毛色黑白分明,憨態(tài)可掬。
遨游山林的黑白熊,終日囿于籠中,郁郁寡歡,不久離世。戴維將骨骼制成標本,編號登記分別裝箱,附上封信,一并寄往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。
信中,他詳細闡明觀點:這種動物體態(tài)龐大,耳短,尾甚短,體毛較短;四足掌底多毛;色澤為白色,耳、眼周、尾端和四肢褐黑,前腿的黑色呈條帶經(jīng)體背相連。它無疑是我所知道的最漂亮可人的動物品種,很有可能還是科學上的新種。
與其說是一封信,倒不如說是大熊貓的第一份學術報告。這份珍貴資料,包括戴維手繪的大熊貓標本草圖,刊登在當年的《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之新文檔》第5卷。
條件所限,無法查閱相關資料,僅憑體毛、腳底有毛及其他一些特征,戴維判斷這是熊的一個新種,經(jīng)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科學家鑒定后,定名為“Ailuropoda melanoleuca”,中文即“黑白熊”。
經(jīng)分析研究,確認這是生物界的一個重大發(fā)現(xiàn),正式定名為大熊貓或貓熊。至于定名人,博物館方面將戴維填上。
大熊貓模式標本至今完好無損,珍藏于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。何謂模式標本?指動植物新種(新亞種、新變種)的原始記載和定名所依據(jù)的標本,通俗講就是新發(fā)現(xiàn)的一種動植物的第一個標本及相關資料。
巴黎展示,模式標本引起轟動,消息迅速傳遍歐美國家。西方探險隊接踵而至,開始對大熊貓的巧取豪奪。
終結(jié)這一切,保護和研究大熊貓,始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。
落戶首都
科研搖籃北京動物園
中國研究大熊貓,第一個作出貢獻的是北京動物園。
1954年春,北京動物園在夾金山捕獲3只熊貓幼崽,分別取名“平平”“興興”“姬姬”,用飛機運抵北京。
國內(nèi)成功圈養(yǎng)大熊貓,北京動物園首開紀錄。此前,成都動物園有過嘗試,由于缺乏經(jīng)驗,僅僅18天便宣告失敗。
為給大熊貓營造舒適環(huán)境,北京動物園建起熊貓館,安裝上冷氣。一日三餐吃什么?經(jīng)多年探索,主食竹子之外,搭配肉末、魚粉、黃豆粉等,再加糖、鹽、魚肝油,還少不了牛奶、維生素。
三只幼崽,落戶北京時還是小寶寶,但很快成為動物園里的明星。閑來無事諸般萌態(tài):躺地上打滾撒嬌,用爪子洗臉剔牙摳癢癢,抓一根竹子玩出多種花樣,蹲石頭上左顧右盼惹人笑,直立站起兩手放肩上像小孩舞蹈……著急生氣尤其可愛,捂住臉發(fā)出奇特的叫聲,既不像貓叫又不像小孩哭。饑餓時,繞行圈舍沒個完,一旦吃飽,不是抱頭呼呼大睡,便是兩手抓起食盆耍得熱鬧。
動物園看熊貓,天天人擠人。
一年以后,《人民日報》刊發(fā)一篇有關北京動物園的文章,其中有這么一段:動物園內(nèi)最吸引人的是三頭大熊貓。它們?nèi)ツ陝偛兜綍r每頭只有十五斤左右,現(xiàn)在已長到一百多斤了。肥胖渾圓的身上滿是乳白色的絨毛,只有肩上和腿上是黑色的。小巧的圓耳朵和眼睛邊的一圈黑斑,使它們的臉上顯出一副滑稽相。
時隔不久,《人民日報》又刊發(fā)“平平”6張生活照,淘氣的搞笑的耍賴的,讓人忍俊不禁。
《人民日報》的影響力可想而知,熊貓驟然升溫,各省動物園不歇氣打報告搶著要。
時光如梭,轉(zhuǎn)眼8個年頭,幼崽們健康成長。大了就得成雙配對,研究人員牽線當紅娘,全世界第一次,探索圈養(yǎng)大熊貓如何繁育。
為確保成功,動物園物色到兩位具有專業(yè)知識的女同胞:一位黃惠蘭,留學美國,新中國成立初期歸來;另一位歐陽淦,武漢大學生物系畢業(yè),年輕有為的技術員。
1963年的北京動物園,圈養(yǎng)熊貓10只有多。2月初頭,黃惠蘭、歐陽淦挑出體格最棒的雄獸“皮皮”和母獸“莉莉”,都來自夾金山。
動物多春季發(fā)情,場地選定,將“皮皮”和“莉莉”關一起,雙方見面就對上眼,情投意合交配成功。秋風起時,“莉莉”穩(wěn)坐圈舍角落,懷里多出一塊百把克的小肉團,胎毛白色通體粉紅。
“莉莉”產(chǎn)崽,全世界第一次在人工飼養(yǎng)條件下,實現(xiàn)了大熊貓自然交配和產(chǎn)崽。幼崽取名“明明”,科研人員希望它前途光明,中國大熊貓研究前景光明無限!
也在這一年,國家加大保護力度,臥龍等第一批自然保護區(qū)建立。
截至1977年,北京動物園共誕生16只大熊貓幼崽,存活7只。以后,北京動物園又率先攻克人工授精繁育大熊貓,突破全人工育幼難關,解決雙胞胎成活等問題。
何止這些。1957年4月,我國政府贈送蘇聯(lián)的第一對國禮大熊貓“磧磧”和“平平”,也是從這里走出國門。
1972年2月,中美兩國領導人以戰(zhàn)略家的政治勇氣和智慧,實現(xiàn)了跨越太平洋的握手。尼克松訪華一周,雙方在上海發(fā)表《聯(lián)合公報》,23年的堅冰被打破,中美關系走向正?;4鹬x晚宴進行時,周恩來總理宣布:贈送美國兩只大熊貓。贈美大熊貓“興興”“玲玲”,一雄一雌,老家也在夾金山。
緊隨其后,日本、英國、法國、墨西哥等國獲得的國禮大熊貓,都是從北京動物園出發(fā),作為“友誼使者”漂洋過海。
隱居于深山的“竹林隱士”,從此搖身一變,成為“世界公民”。
1982年,中國做出決定,為保護瀕危物種,不再以國禮形式贈送他國大熊貓。然而,黑白二色的誘惑難以抵擋,各國人民都希望在自己的國家觀賞到這種超級萌寵。
滿足期盼,中國推出符合國際慣例的合作模式,同他國合作開展大熊貓繁育研究。這么多年來,大熊貓熱持續(xù)升溫,粉絲遍布全球每一個角落。
改革開放
“熊貓計劃”成果豐碩
大熊貓的全球粉絲中包括美國的喬治·夏勒博士,這位國際著名的保護生物學家,青年時立下大志:去夾金山尋找大熊貓。
1979年秋,夏勒放棄同樣重要的美洲豹研究,出任“熊貓計劃”外方首席專家,成為新中國成立后首個到中國研究大熊貓的西方學者。
“熊貓計劃”——中外合作的第一個野生動物研究項目,簽署于1980年,雙方共投入數(shù)百萬美元。世界自然基金會,這個全球最大經(jīng)驗最豐富的環(huán)境保護非政府機構,獲準來華開展大熊貓保護工作。
改革開放春風蕩漾,打開封閉已久的國門,“熊貓計劃”標志著中國生態(tài)保護對外合作的起步。何止資金資助,國外野生動物保育的先進設備,野外考察、人工飼養(yǎng)方面的新理念,一并到來。
中國方面,委任大熊貓研究領域的領軍人物胡錦矗為首席專家,與夏勒等協(xié)同配合,跟蹤調(diào)查野生熊貓。一晃兩年,夏勒居住深山老林,在艱苦的工作環(huán)境下,取得豐碩成果。
1983年春,胡錦矗陪同夏勒前往夾金山,考察蜂桶寨自然保護區(qū)。
胡錦矗對夾金山十分熟悉。1976年,中國第一次大熊貓調(diào)查期間,胡錦矗率幾十名調(diào)查隊員深入夾金山。山路陡峭寬不盈尺,不少路段千丈絕壁百尺深澗,同行者不小心滑倒,胡錦矗冒死相救;河流湍急沒有橋,兩岸架鋼索,胡錦矗帶頭溜索凌空飛渡;不斷發(fā)現(xiàn)國寶蹤跡,胡錦矗興奮不已,緊追不舍;死去多日的熊貓,惡臭難忍,胡錦矗俯下身子,從其體內(nèi)找出2236條蛔蟲……
胡錦矗一路滔滔不絕,這個神奇的地方,譜寫了大熊貓史話瑰麗的篇章:西方世界第一次知道熊貓,就是因為穆坪;新中國成立以來,上百只熊貓從此地送往國內(nèi)各大動物園;24只國禮大熊貓中,17只出自寶興……
夏勒聽得興起,稱這方山水為大熊貓的“寶山圣地”:“全世界研究大熊貓的人,都必須到夾金山來!”
保護區(qū)的泥巴溝,夏勒見到大樹基部熊貓巢穴時,提及幾十年前,自己曾夢想在夾金山遇上大熊貓,不知能否如愿?說來夠巧,路過的伐木人告訴他,就在昨天,還聽到山頂熊貓叫。
登上山脊,前方不遠處,翠綠的竹林邊沿,果然出現(xiàn)一只黑白相間的大熊貓,分外醒目。它不時回頭,發(fā)出“咩咩”的叫聲,似乎同夏勒打招呼。夏勒忘情地跳起來,全然不像年過半百的人。
迄今,這位高齡老人依然身強力壯,為保護雪豹、藏羚羊奔波在青藏高原。
光禿禿的山頭,溫飽線上掙扎的村民,夏勒對天然林的消失充滿擔憂。他反復告誡同行者,保護區(qū)工作人員做的工作為人稱道,老百姓對熊貓的關愛值得肯定,但野生大熊貓保護任重道遠。
四川在行動
大熊貓棲息地“申遺”
回應國際社會關注,四川大熊貓棲息地申報世界自然遺產(chǎn),具有里程碑意義。
基礎工作做在前。1988年,大熊貓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;1992年,實施“中國保護大熊貓及其棲息地工程”;1998年開始,重點地區(qū)天然林全面禁伐;2002年,啟動“全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(qū)建設工程”,大熊貓在重點保護物種中排名第一。
國際上,大熊貓名列世界十大瀕臨滅絕野生動物之首,“申遺”之事,全世界早就形成共識。
2005年國慶前夕,四川大熊貓棲息地“申遺”正式迎檢。
“申遺”考察團包括首席專家、世界自然保護聯(lián)盟保護地主席戴維·謝泊爾,英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國際中國項目經(jīng)理威廉·華蔚林,世界自然基金會中國物種保護區(qū)負責人呂植,中科院動物所研究員汪松、何其芬等。
考察團兩項任務:考察,并做出評估。其中,蜂桶寨自然保護區(qū)野外考察,徒步穿越大熊貓棲息地,最驚險也最刺激。
按照常理,專家實地考察從不表態(tài),但戴維·謝泊爾忍不住稱贊:“這里生物種類多,共發(fā)現(xiàn)動物和植物模式種(亞種)100多種,以‘穆坪’二字命名的約50種,非常了不起。”
大熊貓救助站,一只野外獲救的熊貓幼崽,搖頭晃腦迎面而來。救助國寶義不容辭,幾十年來,揚名海內(nèi)外的“巴斯”,失去媽媽的幼崽“張咔”,三只腳的“戴麗”和“紫云”……無一不是當?shù)貪h族、藏族村民從死神手中救回。
3天野外考察,由蜂桶寨自然保護區(qū)管護員陪同,專家們徒步上百公里,翻越海拔3000多米的大山,了解大熊貓生存環(huán)境及生物多樣性。
天不作美,蒙蒙細雨下了一宿,崎嶇的山路濕滑難行。一路走來,專家們頻頻發(fā)現(xiàn)大熊貓蹤跡:用樹枝和雜草鋪成的窩,樹洞中產(chǎn)崽的“產(chǎn)房”,新鮮的糞便和毛發(fā)……
管護員說十多天前,一只國寶大搖大擺闖入村民家中,咬壞鋁盆和衣服。幾天后,管護員偶遇這只大熊貓,身后尾隨兩只幼崽。
差一點就撞上野生大熊貓,專家們激動萬分。
穿過箭竹林時,管護員停下腳步,悄聲告訴專家們:前面有熊貓。將信將疑,輕手輕腳沿小溪前行。果然,前邊傳來輕微的響動,溪流瞬間變渾濁。管護員有經(jīng)驗,說大熊貓發(fā)現(xiàn)有人后,順溪流朝山上跑了。
迎面一棵粗大冷杉,樹冠枝繁葉茂,空心的基部,大熊貓巧利用,打造出舒適的窩。是否跟蹤?大家望著戴維·謝泊爾。博士果斷搖搖頭,停下腳步。很顯然,再繼續(xù)前行,會驚擾大熊貓。
世界自然遺產(chǎn)考察中,專家們尤為看重“三性”。首先是真實性,通過野外觀察,發(fā)現(xiàn)洞穴、糞便、啃咬的竹葉等,證明大熊貓的存在確切無誤;其次是完整性,大熊貓活動區(qū)域?qū)拸V,沒人為分割阻隔通道現(xiàn)象,能保障相互聯(lián)系和種群間的交流;三是可持續(xù)性,保護措施切實有效,棲息地禁止人類活動,禁止砍伐林木,無工業(yè)污染。
窺一斑而知全豹。夾金山野外考察,目睹“三性”在申報地的完美體現(xiàn),專家們對四川大熊貓棲息地保護予以肯定。
2006年3月,評估報告完成并提交。7月,世界遺產(chǎn)大會評審,各國代表全力支持,21名世界遺產(chǎn)委員會成員一致通過,四川大熊貓棲息地列入《世界自然遺產(chǎn)名錄》。
全場掌聲雷動。
喜看今朝
國家公園探索新機制
世界遺產(chǎn)固然了不得,可沒想到十年之后,隨著生態(tài)文明建設邁向新臺階,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緊鑼密鼓,更將大熊貓保護事業(yè)推進到新的高度。
2017年以來,國家整合川陜甘資源,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持續(xù)推進。國家公園總面積2.7萬平方公里,其中四川超過2萬平方公里,包括核心保護區(qū)、生態(tài)修復區(qū)、科普游憩區(qū)、傳統(tǒng)利用區(qū)。
蜂桶寨自然保護區(qū)辦公樓前,抬頭就見“大熊貓國家公園雅安管理分局”幾個大字,工作人員來回忙碌。
蜂桶寨自然博物館,數(shù)字化設施讓人耳目一新;大熊貓文化宣傳教育中心,兩只國寶靈動可愛;生態(tài)監(jiān)測、污水處理、應急救援等項目,正在規(guī)劃實施。
滿山林木蔥郁。昔日伐木工,放下斧頭拿起鋤頭,搖身一變成為植樹護林人。國寶要保護,鄧池溝近一半土地退耕還林;大山里的人要致富,受益諸多政策,不少村民喬遷新居。
林竹掩映,幾十棟房屋臨溪流而建。村口立牌坊,上書:鄧池溝新村。大熊貓走向世界的地方,村民們走上綠色發(fā)展之路。春賞花夏避暑,秋天觀紅葉,旅游旺季,何止重慶、成都的人紛至沓來,國外游客也頻頻光顧。
村口頭一家,“綠之源·山野菜館”牌匾高掛。店主羅驥,今年三十出頭,成都餐廳當廚師6年,兩年前新村落成,回鄧池溝創(chuàng)業(yè)開農(nóng)家樂。一年四季,涼拌土雞、山藥燉土雞、白豆燉臘肉……地里種的農(nóng)家菜,還有山中野蕨菜、鹿耳韭、廣棟苔、折耳根、龍包菜,清香麻辣味道多變。好吃嘴們胃口大開,“巴適,安逸”叫個不停。
大熊貓國家公園一旦建成,明天的日子更美好!滿面笑容的羅驥說。
看不完道不盡,探訪國寶150年蹤跡步履匆匆。撫今憶昔,中國告訴世界,大熊貓與人類共享綠水青山。
《光明日報》( 2019年07月12日 13版)
作者:趙良冶(長期關注、記錄大熊貓生存狀況,現(xiàn)居四川雅安。著有《熊貓中國:中國大熊貓紀實》《國寶傳奇:大熊貓百年風云揭秘》《震不垮的熊貓家園》等)
我也說兩句 |
版權聲明: 1.依據(jù)《服務條款》,本網(wǎng)頁發(fā)布的原創(chuàng)作品,版權歸發(fā)布者(即注冊用戶)所有;本網(wǎng)頁發(fā)布的轉(zhuǎn)載作品,由發(fā)布者按照互聯(lián)網(wǎng)精神進行分享,遵守相關法律法規(guī),無商業(yè)獲利行為,無版權糾紛。 2.本網(wǎng)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,阿酷公司是網(wǎng)絡服務提供者,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。該項服務免費,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。 名稱:阿酷(北京)科技發(fā)展有限公司 聯(lián)系人:李女士,QQ468780427 網(wǎng)絡地址:www.arkoo.com 3.本網(wǎng)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,完全遵守《信息網(wǎng)絡傳播權保護條例》。如有侵權行為,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,阿酷公司將根據(jù)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(guī)定刪除侵權作品。 |